('
池焕苏忍不住想,或许是充盈的水给了它们足够生长的力量,以至于田里的稻子借着这时机试图闯入天关。
此刻,稻子已经隐约地要比树木还高。池焕苏御剑飞过田边树木的时候,还能望见树枝上栖息的鸟儿。
这稻米竟然长过了树。
池焕苏忍不住陷入回忆。
似在久远的过去,有个孩子奔跑在田间,他的期望如此朴实,尽管不会实现。
他希望——
“稻子高过树,爬上山。”池焕苏喃喃说。
又是什么让这一切成为泡影?
池焕苏换了方向。
待到水干涸,田中无水,或许稻便能长尽。
那泉水在远处,池焕苏一边防着身后的稻近身,一边挤开周身的陆陆续续冒出来的稻尖。
每一次风吹来,都将稻子吹得横七竖八。
由于各种干扰,池焕苏一直行了许久,才终于到泉眼所在的位置。
那处泉眼冒出汩汩的泉水,从这里看去,泉水迫不及待地从高处冲下去,流入下方的田间。
这边周围皆是石,想要找一块大石头堵住泉眼并非难事。
池焕苏在周围寻找,没有花费多大力气便找到了想要的石块。
泉水流得太快,只是普通地放上去必然被冲开。在灵囊里翻找了几下,池焕苏翻到了师兄留给他的符纸。
拿出符纸的时候,池焕苏恍然间想起一个画面。
那时村子里处处是流民,他原在村子里,同一些村子里固执的老人一样,守在家里等待某一天村子里的情况突然好转,他便无需远行了。
只是直到爹娘皆离去,村子里的情况也没有好转。
某一日,他迟疑地站在村口,村外是陆陆续续离开的人,里面有一些还是熟人。
池焕苏远远望着他们的背影,远处云霞漫天,红霞将烈日的余晖笼罩,他突然就有种自己要离开了的感觉。
村口干枯的柳树下挂着一个木牌,上面写着:南去,渴遇贵人。
定然是离去的村民写的,那时候池焕苏想。
只不过是期望有个好去处罢了。
池焕苏恍然,将符纸贴在了石块上。
做完这些,他靠近泉眼,伸手重重一拍,将石块拍进了泉眼里。
回头看去,泉水不再流淌,下方田间的稻终于也不再长高。
那些高过树的稻子在泉水停止后越长越矮,不断下移,从树梢变到树杈,再到树干,慢慢的,朝着树根而去。
水流尽之时,下方田间的稻子似乎也在枯了。
那样璀璨的金色渐渐呈现出颓靡模样,池焕苏愣愣望向田间。
人间的丰收仿佛成了一场美梦,醒来时候,人间变成了枯萎的冬。
水停了,池焕苏所要找的方向他也看见了。只是仍旧不感觉开心,他抬腿走了两步,可每走一步就忍不住回头。
有一棵稻子变成了枯萎的褐色。
终于,池焕苏还是回了头,他回到石块前,抽出自己的剑,运转体内的灵气,以剑化意,朝着石块一挥,在石块上留下了一道穿透的刀痕。
泉水从刀孔里流淌下来,缓慢、平和地流入田间。
田间的稻子精神了起来,站直身姿,成长为了原本的模样,不曾疯长,也不显得颓靡。
池焕苏嘴角扬起笑,大跨步向南方走去。
◇ 第47章 捉妖?
那是一座城,还未入城的时候,池焕苏便感觉那座城池在呼唤他。
他行至城门口的时候,城门外竟也没有士兵守卫,来来去去的人轻易便能进去。
他仰头看,望见了城名:长青城。
池化苏看见这个城名的时候便感觉这大概就是自己要停留的地方,城内小贩的喧嚣声还未进城便远远能够听见。
站在城外朝着里面望一眼,便见到扑面而来的烟火气。
进入城门的时候池焕苏打开灵囊看了看,里面还存在一些碎银和铜板,是他有一次师兄带着自己出去历练的时候给他的。那还是池焕苏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的钱财。
池焕苏踏进城内。
城门口有一群孩童绕圈唱歌:“青青芹蕨下,叠卧双白鱼。无声但呀呀,以气相喣濡。”【1】
孩童的歌声随着风飘过来,池焕苏恍惚间感觉到了师兄的气息。
他仰头看向周围,可四周皆是普通百姓。
摇摇头释然一笑,池焕苏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念师兄了。
此行实在有太多过去的回忆了,想起师兄也是正常。他的这段经历里,师兄大概是最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没有在城门口多加停留,池焕苏朝着内部走去。
孩童们的歌声留在身后,隐隐约约,渐渐散去:“脱泉虽已久,得水犹可苏。放之小池中,且用救干枯……”【1】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