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“这样看出去真像一幅画。”鱼年站在台阶上,正对着其中一扇窗外的景色说道。
沈玉站在他后面的台阶下,差不多同一个视角,方格子窗框,窗外绿顶红瓦,也有灰顶红墙,再加上光影不经意间的投洒,真的是美如一幅画,而这样的窗景,用相机拍下来会少了许多味道,必须用双眼去看去体会,才会觉得自己是身处在这样的风景中的,而不是旁观者。
鱼年和沈玉就是如此,他们外出游玩很少用相机,他们更喜欢用眼睛去看,去感受。
有个学者针对如今的朋友圈现象有过这样的评价:旅游是给别人看的,实际上当你拿起手机拍照的时候,你也一样是个旁观者,而不是正在看风景的人。
你想成为生命的旁观者还是当事人,选择权都在自己的手里。
两人看了会儿,再往上一直绕到塔顶。
圆塔的确不高,登顶之后能眺望哥本哈根全景,却远不到俯瞰的程度。
各色建筑鳞次栉比,屋顶都是彩色的,一眼望去连绵错落,近处房屋整齐排列,每一扇窗户在光照下显得耀眼明亮,成群结队的鸟儿们飞落至某片屋顶上,如同占据高地的一群小霸王。
如今时间还早,游人不多,三三两两的,这让两人在塔顶流连了好一会儿。
骑自行车的好处就是走街串巷,鱼年贴近栏杆往下直望,找到了他们刚刚来时的路。
下去的时候,鱼年指了指随便一扇窗的小台阶,凑到沈玉耳边说:“玉哥哥,听说这里是kiss conner,去过那个角落的朋友必须要亲吻对方,刚刚我们站了好一会儿但没有亲。”
“你听谁说的?”沈玉含笑问他。
鱼年眼珠子乱飞:“就刚刚擦肩而过的游客那里听来的。”
沈玉微微挑眉,就将人拉到了窗边的小角落里。
Kiss conner名不虚传,鱼年很是满足。
离开圆塔的时候,鱼年觉得有点饿了,便在经过的餐车前买了两份有机热狗。
丹麦人热衷热狗,鱼年最近一直在吃。
这里的热狗看起来就很香,鱼年张嘴咬了一大口,没嚼几下就连连点头:“真好吃!”
沈玉用手指擦去鱼年唇角的酱汁,也尝了一口自己手里的,然后道:“味道的确不错。”
热狗不大,两人几口就吃了个精光,鱼年感到满足极了。
“很少见玉哥哥在街边吃东西。”鱼年先吃完,看着沈玉吃下最后一口,话虽如此,沈玉无论吃什么都还是一副斯文的模样,明明也是大口大口的,也不曾特意放慢动作,可是看起来就是不紧不慢的。
“都是跟你一起的。”沈玉吃完边擦手边说。
“也是,所有别人见不到的玉哥哥,都是我的。”鱼年眼角眉梢满是得意。
沈玉点了点鱼年的鼻尖说:“我的小鱼想要什么都可以。”
“嘿嘿。”鱼年跨上自行车,踩着脚踏板,迎风大声地道:“走咯!玉哥哥!”
沈玉骑到鱼年的身边,因小鱼的快乐而快乐。
两人在市中心绕了一个圈,来到他们的下一站,丹麦国家博物馆。
相对而言,博物馆是沈玉更喜欢的地方,而鱼年跟了沈玉那么多年,也已经逛过不少博物馆,如今也自发地对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博物馆是对过去的浓缩,每一样文物都具有随机性,可当它们被发现后就具有了代表性。
鱼年很喜欢跟着沈玉逛博物馆的最大一项理由,就是沈玉会用他的理解给他讲他所不知道的那些故事。
沈玉博览群书,对博物馆的知识点信手拈来,每当鱼年发问的时候,沈玉都能替他解惑,鱼年最喜欢沈玉低声在他耳边诉说那些故事或者片段,沈玉平时话少,但对鱼年却永远都是倾囊相授,有问必答。
丹麦国家博物馆前身是丹麦王储的住处,是一座建于一七四四年的洛可可式宫殿。
十九世纪初,此处才正式定为国家博物馆。
这里是综合性的博物馆,有史前纪念馆,以及冰河末期丹麦初现人类一直到北欧海盗时代为止的丹麦文物,也有丹麦民间馆,有民俗文物,甚至有除欧洲外几乎所有国家的传统古物,更有埃及、巴比伦、希腊、罗马的文物等等。
“有一本书叫《维京时代》,是一名专门研究中世纪史的大学教授写的,里面写道斯堪的纳维亚人精通木工,从他们大部分房屋和定居点能看出来,但是最确凿的证据就是他们造的船,有长船和战船,如果没有精湛的造船技艺,他们不可能从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以及英国岛屿,这都需要厉害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支撑,后来他们才被统称为‘维京人’。”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