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顾忌明桉在旁,宋离蓦地撇开脸,又顺势端起手边茶盏,垂下眼帘轻摇摇头。
见他两人神态自若,旁若无人,明桉的双瞳猛地一缩。
并非宋离臆测,出京前的萧西表面恣意风流,流恋风尘不知归,实则能近他身之女子,除她之外别无旁人。
殿下是天边月,她是地上尘。她不曾妄图与殿下并肩,只是岁岁复年年,三殿下都已纳妾,二殿下的身旁依旧没有旁人。
许是小五的玩笑一不小心过了心,明桉亦曾在无人知处做过一席清梦,以为自己不同于旁人。
原来并无差别。原来殿下的脸上亦会浮出如是神情,会为她人的一颦一笑牵动心绪,错目不能。
同为女子,她在四目相触时轻易窥见宋离身子不适的源头,立时后退一步,拉开距离的同时,敛眉沉声道:“姑娘莫怪,明桉此行是来给爷送信,并非……”
并非惦念爷第一次离京,二哥没有交代却亲自前来;并非不知爷已在回京途中,不日便能见面。
惊觉自己言语失当,她立时收声,敛目看向空无一物的地面。
“信?”萧西瞟她一眼,伸出手道,“什么信?”
明桉连忙掏出怀中书信,展平递至萧西面前:“爷,是定远将军府来信。”
“将军府?”萧西接过信封,一边撕开,一边问她,“萧大人说什么了?”
明桉又是一怔。
看他样子,竟似丝毫不避讳宋离。
她下意识瞥向宋离,又很快低下头,恭声道:“萧大人说,他发现爷上回叮嘱他关照的杜洵大人的确是难得一见的栋梁之材。此前陛下下旨至各州府广纳治民抑乱之法,他上书千字细数闭门锁国之忧,陛下看后不仅没动怒,反而升任他为凉州知州。”
看完信上内容,萧西缓缓折起,而后一边递给宋离,一边仰起头问明桉:“除此之外,可还有其他事?”
明桉一顿,低眉想了想,轻道:“萧姑娘替爷置办了不少西凉的小玩意,明桉自作主张送回了京中。姑娘听闻爷不日会回京,说过几月要进京来探望爷。”
萧西略一颔首,提起茶壶的同时,偏头朝宋离道:“天乐,可有印象?”
茶杯举到一半,宋离动作一顿。
萧天乐,萧巡之女,萧西的堂妹,亦是她在幼时有过一面之缘之人。
她仰头看向萧西。
或许他并非全然无觉她忽如其来的低落,举手投足间漫不经心的“亲昵”,许是他熨帖人心的方式。
“预计在青州待几日,可着急回京?”
她还没能厘清思绪,萧西已放下茶壶,再度看向明桉。
后者一怔,顿了顿,闷声道:“二哥那边无甚急事,不着急回京,听爷吩咐。”
萧西轻啜一口茶,沉吟片刻,又道:“原本是想让齐物庄分庄主来操持,你来接手自然更好。一会儿随我二人去个地方,有 些古物需要齐物庄帮忙处理。”
“是!”
萧西轻放下茶盏,转又朝宋离道:“可要先歇会儿?还是现下就去?”
宋离的眸光在他两人脸上来回。
他两人的疏离太过刻意,刻意到她不得不直面自己不该有,也不合时宜的黯然。
书里所说不假,情之相关,从来由不得自己。
少顷,她在斜影寸短的春日里徐徐垂下眼帘,淡淡道:“医馆之事更为紧要,若是一应物事皆已齐备,张起铺子问诊要紧。”
萧西:……
他垂目看向宋离,如有实质的目光透过纤睫落入她清冷如月的眸间,握着茶盏的五指骤然攥拢。
他借真心实意好不容易推倒的半扇心门隐隐似有卷土重来之势。
那些横亘在两人间的渊涧,譬如明面上的身份之别,譬如不曾交汇的十年光阴,皆因明桉的出现重新占据高地。
而他毫无办法。
少顷,他眸光一颤,徐徐颔首:“……好。”
*
春光过处车马慢。
十年前的宋府是闲人避让的高门大户,十年后的旧邸是春晖不入的凶宅险地。
十年前的宋文公前簇后拥,不能想见十年后的宋宅依旧门庭若市,往来者却是布衣白丁,贩夫走卒……
是日天朗气清,前往文公庙求符之人不在少数。
久候宋修不至,城人正觉不耐,抬眼却见宋宅前来了一群人,又是设案,又是悬旗,瞧着很是热闹。
待几人忙碌完毕,城人定睛一看,却见宋宅前多出一条长案,两名姑娘端坐在案后。
左右两面旗子猎猎迎风,左书“妙手回春”,右书“诊金全免”。
或是图个新鲜,又或是那两名姑娘的样貌实在倾城,只不多时,案前便聚了一群人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