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寒凉月色倒映凄凄暗影于眸底,此间悲意让萧西心尖发颤。
“璟哥哥,”宋离凝眸而望,“来日九泉之下复相见,明月何以见故人?十年苟安又忘祖,奈何桥头,故人且都看着呢……”
夜风习习如诉,心尖上的涩楚化作凛凛寒风,倏然倒灌进心口。萧西凝眸望着宋离,许久没有开口。
他迫不及待想要知晓西凉城里的真相,明月何尝不是?
昔日朝堂君臣相须,帝位本是囊中物,先太子昭文身体康健,何以情急至此?
彼时他常出入东宫,亦常闻先太子风姿。“忠君爱民”是他常挂嘴边之语,如是纯臣,怎会谋逆?
并非堪不破其间事,正因旧事罔罔,他心有惶惶,不愿明月涉险,更不愿他二人来之不易的重逢化作镜花水月梦一场……
“京中风云地,前路太过凶险……”
宋离眸光似水,并不否认,只道:“易地而处,璟哥哥当如何?”
萧西手指微曲,黯然不语。
宋离眸光不变,又道:“殿下,宋离只是你在南州偶然遇见,医术尚能入眼的医女。娘娘身子不适,殿下心急如焚,无有出力之处,只能将南国医女带回……此皆殿下一片孝心。”
萧西的眉心紧紧蹙起,又在如水月色的拂照下徐徐舒展。
四目相触,他眸光轻闪,而后轻轻一颔首,幅度几不可察。
宋离的唇边漾出笑意:“今日为何事忙碌?”
“与小齐将军商议安南军之事。”萧西动作微顿,夜风里的声息忽而轻落,细微如同春风拂绿草,“还有黎白几人。”
宋离眸光微滞:“在都督府?”
萧西摇摇头:“齐物庄的铺子里。”
月光幽浮,月下人眸光暗敛,声色不动:“事关?”
萧西附耳低喃:“修陵之事……”
宋离眸光忽闪:“丰庆会不会……”
萧西轻摇摇头:“届时我已在宫中,他有何放心不下?”
夜风拂过春色万里,苜蓿山阴寂寂如故。
第三十三章
月上中天,萧西神色稍舒。他从袖中掏出一物,托在掌中,平举到宋离面前。
宋离举到月下细看,双眸跟着一亮:“这是,玉兔?”
萧西点点头:“宫外的庄子里还有一些,到时再给你。”
桃木清香轻掠过鼻下,宋离的唇角不自觉勾起。她将那小巧玲珑的桃木兔揣进怀中,又从袖中掏出一方自己的丝帕,一边展开,一边给萧西看:“原本是这只?”
丝帕里躺着一块初具雏形的桃木雕,正是那日她与沈环生隙时,梨香院阁楼里凭空落下的那一块。
萧西拢住她掌心,颔首道:“明日来都督府,后日一早启程。”
宋离一愣,摇摇头道:“明日还有地方要去。后日一早,都督府后门见,可好?”
萧西稍作思忖,而后轻一颔首:“如此也好。多带些秋装,回京之时或已入秋。”
“入秋?”宋离又是一怔,“不是直接回京?”
萧西扶她起身:“我们走东路,过青州。”
“青州?”宋离一个趔趄,险些摔进他怀里,“为何要过青州?”
淮水东南阔,无风渡亦难。淮水东端入海处,有巍巍高山入云端,连峰去天不盈尺。
青州东临林深庙集,自古便是文脉汇聚,富庶之地,书香世家中以簪缨宋氏为最。
十年春华同流水,长者依稀仍忆昔年,大辰文坛以宋氏为尊。文人墨客徘徊门下,“类宋”乃时人褒赏。
宋氏女子才情高远不输男儿。前宗文大学士之女宋依楚,礼部尚书之女宋雪芝,时人盛誉“宋氏双姝,星月同辉”。
世人知宋家女,不仅因其才情貌姝,更因二人夫家声名。
宋依楚夫张昭文,时大辰太子。宋雪芝夫萧远,时定远大将军。
十年淮水奔涌如故,青州东临再不闻书香如初。
萧西搀住宋离,敛下的眸光蓦然暗沉:“理应如此。”
幼年听过青州之事无数,只苦无机缘踏足。如今他与明月同在,怎能相顾而不入?
宋离被他握着的五指微微用力,神色迟疑道:“南州回京并不一定要过青州,若被有心人知晓……”
“无妨。”萧西轻摇摇头,“素闻东临雁荡山有寺名灵岩,很是灵验。儿臣听闻母后身体抱恙,忧心不已,特地转道东临,欲亲自为母后求取平安符……”
宋离:……
明月无声照,林间小道足音寥寥,只两道纤长身影并肩而行,迤迤朝山下而去。
同一时刻的山脚下,小四小五守着赤影和青骊,正百无聊赖举目望月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