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这里是中原大地的交通枢纽,是大秦重点抓的地方,这样的表现尚且可以。
如果不出意外,在清查以后,始皇帝的驾撵就要继续出发了。
而赵泗,像模像样的处理着公文的同时,开始思考该如何安置陈胜吴广。
入秦以后,这还是赵泗第一次供养门客,一时之间,居然不知道如何使用?
而且二者都还没有经过磨砺,虽有天分所在,是否需要培养也是一个问题,赵泗最终决定请教一下李斯。
“李相……问个事。”赵泗凑过去开口问道。
李斯抬头合下竹简:“何事?”
“李相家中可有供养门客?”赵泗轻声问道。
“有,但是不多,拢共也就二十多人。”李斯点了点头。
“你尚未开府治事,打算收纳宾客了?”李斯开口问道。
“嗯,发现了两个不错的人才,这门客,究竟是如何供养,李相可否解释一二?”赵泗开口问道。
李斯揉了揉眉心,发现这东西还真不是那么好解释。
沉吟片刻以后,开始了长篇大论,为赵泗这个小白普及这个时代的门客供养制度。
在李斯深入浅出的讲解之下,赵泗终于算是听明白了。
“也就是说,如果把国家看成一个大公司的话,林立的拥有封地和产业的贵族,就是旗下的子公司。
所谓的招揽门客,就是收纳人才为我所用。
所谓的供养,其实就是工资,而不是白吃白喝去供养。”
赵泗算是听明白了,春秋战国时代,供养门客之风盛行,本质上是因为需求。
没有产业家道中落的士阶级需要一份工作。
而拥有一定产业乃至于封地的贵族,需要人才为自己治理自己的封地,管理自己的财产。
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,门客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,而随着秦国一统天下,天底下都没有实封贵族,世卿世禄制度被废除……
所以,贵族对门客的需求大幅度缩减,没那么多产业需要人才管理了,不是所有人都有野心愿意不求回报的做人才储备的。
譬如李斯……堂堂大秦左相,只有廖廖二十多个门客。
不是李斯养不起太多门客,而是他的产业只需要二十多个门客就能够管理了,以前的大贵族是有行政治理权的,现在行政治理权被大秦政府把控,哪里有那么多的岗位去收纳门客?
“难怪汉朝时期门客制度就消亡了,转而变为了恩主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……”
“也难怪天下士子苦秦久已……”
“本质上来说,秦国一统天下,他们却因此失业,工作岗位大幅度减少……而官吏之职……贵族恐怕也更倾向于让自家把控。”
“这是新一轮的权利争斗,本来这部分工作岗位应该落在广泛的士阶级身上,如今却落在了……贵族手中。”
第三十九章 这条命,给他赵侍郎了!
赵泗大概是听明白了。
所谓的招揽门客,不就是职位聘请嘛。
这个时代招揽士阶级为自己处理家中琐事是很正常的事情,而且以前贵族是有授予官职的权利的。
至于因为对方表现突出而推举他们为官吏,本质上来说从他们离开的那一刻,二者就脱离了门客关系。
供养关系结束,发工资的人变了,门客关系也就结束了。
作为春秋战国的时代末期,不管从任何一个方面,社会,都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动。
“所以秦朝二世而亡,其实本质上也是没有跟得上时代的变动。我现在是中更,放在春秋战国的时候,我就是卿,那我就会拥有一片完全属于我的封地,最起码也有一县之地,除了需要接受君主的作战派遣和纳税,这一整个县的所有官吏和行政权力都属于我。
我可以提供的工作岗位,上至县官,下至小吏,军事方面我也拥有独立权……也就是说,我可以提供几百个士阶级的工作岗位,这也就难怪那个时期贵族供养如此多的门客,实在是业务需要,权利太大。
而随着一统天下,贵族的政治权利和军事自主权被完全剥夺,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就是家中的奴隶人员管理,财产管理,商业沟通,工作岗位大幅度缩水……”
现在赵泗没有门客,却还没有任何烦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想躺平,其次是他真不需要太多人手。
倘若放在几百年前,他一个堂堂正正的卿,没有足够的门客为他分担,真的是一大堆事,一头浆糊的。
你的封地治理不治理,你的属民管理不管理?君主要求你派兵出战,有没有士愿意为你卖命?
那个时代君主征召作战,手底下的贵族是要出兵的,而不像现在,由国家发动兵役,你只需要前去统兵作战即可。
“如果没记错,除了陛下赐予你的封田,你也并未置办什么产业吧?”李斯开口问道。
赵泗点了点头,赵泗现在的身家确确实实全靠赏赐,几乎没有任何商业活动。
“既然如此,也确实该招揽几个门客为你经营家业了。”李斯点了点头没放在心上。
“治家如治国,虽是古话,现在看来有些与实不符,但是收纳门客,依旧需要仔细分辨,有才能者担任门客,家中才能日渐富足,而才能有缺者担任门客,家中只会日渐衰败,不仅要仔细挑选,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。而不能让他们仅凭自觉……”
李斯开始侃侃而谈。
“那我若是只想供养呢……”赵泗挠了挠头。
说实话,他没啥置办产业的想法。
开玩笑,钱多的根本花不完。
“你想荐官?”李斯一下子就懂了。
这个时代,招揽门客要么是为了收为己用,要么就是为了荐官,培养自己的势力。
这不是什么大事,在这个时代,这是一种常态。
目前的大秦,依旧是以荐官为主,没办法,天下太大了,底层秦吏培养的路子费钱费力,有点走不通。
要么被人荐官,要么老老实实从秦吏往上爬,除此之外,别无他途。
“也不算吧,陛下赶鸭子上架,适应迁贵令,我也总得有些信得过的人手。”赵泗摊手。
这次大巡天下以后,多半迁贵令就要开始落实了,赵泗总不能孤军奋战。
现在的赵泗还被蒙在鼓里,虽说他可以借李斯之手调动秦吏,但是这种事情,赵泗作为主要负责人,也不能连人事调动都得全权依赖李斯。
既然始皇帝都点名了,赵泗也不想仅仅是当一个吉祥物。
“你从哪里招揽的门客?才能如何?”听到迁贵令,李斯提起了兴趣。
如果没记错的话,赵泗好像说过什么来着?
擅识人?还自比伯乐来着。
李斯记得自己还打趣过赵泗来着。
相马者伯乐,相人者赵泗!
“田垄之间找的,起于微末,却不缺血勇,能不畏生死者,少之又少。”赵泗开口道。
get到两个五马分尸的小伙伴,还是值得快乐的。
只是如何安置,如何培养,却犯了难。
“既然如此,你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辅助于你,调兵遣将之时,让他们随行左右。言谈身教,有才能者自然有所得。”李斯开口道。
“那够呛,我随侍陛下左右,他们总不能也跟着随侍陛下左右。”赵泗摊了摊手。
没办法,始皇帝太需要他赵泗,他居然没有时间调教自己的手下。
“黑冰台如今已经组建,安置于黑冰台也可以。”李斯再次给出建议。
“不成,黑冰台的晋升途经是独立的,日后施行迁贵令,他们要为我副手,不能留在黑冰台。”赵泗再次摇了摇头。
李斯脸上露出笑容。
他还能不了解赵泗?
这小子在听明白以后,摆明了就是想让自己出出力,帮他培养一下手下。
李斯,并不介意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