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席荆:“我也觉得很反常,可是目前为止我们的调查并没有找到什么和这两个人有仇的嫌疑人。”
蒋昔:“嫌疑人没找到,但是发现了另外一件事。”
席荆:“什么?”
蒋昔:“女孩尸体发现前一天晚上,两名男性受害者有过频繁联系。”
席荆:“频繁联系?什么时间?”
蒋昔:“晚上十一点半到凌晨一点这个时间段。”
奚琳琳觉得奇怪:“不是,这么重要的信息,之前怎么没查到?”
蒋昔:“之前只查了墓园登记的手机号,并没有查到他们有联系。现在是发现了他们有别的电话号。”
季时余:“对外无联系倒是不奇怪。”
席荆眉头紧锁,直觉告诉他这事没那么简单:“你们不觉得这个时间点很奇怪吗?两个人当晚联系了那么久为了什么事?”
傅有:“时间是有点巧合。”
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个晚上,那个晚上仿佛是个秘密花园,怎么都挖不完。
席荆:“他们只有那个晚上联系了吗?”
蒋昔:“并不只是那个晚上,在过去的半年里他们都一直有联系,另外还通过他俩这个小号查到了他们经常出入一些高级会所。还有,我查到庄翰池的财务状况不太好。”
席荆:“多不好?”
蒋昔:“入不敷出,每个月的工资到账都是第一时间取走。加上他和孟汾的聊天记录,两人可能涉及赌博。”
奚琳琳嫌弃道:“俩赌狗?”
盛良策:“那会不会是欠钱不还,债主找上门?”
席荆:“不会。人留着才会有钱,所以债主一般只是要钱,并不会轻易要命。一定还有什么被我们忽略了。”
仅仅几分钟的安静,蒋昔盯着自己电脑的脸色越来越难,“你们过来看。”
几人围了过来,目光看向蒋昔的屏幕。
“这什么情况?谁干的?”许学真怒火中烧,不可自控地吼了出来。
蒋昔:“不知道。”
席荆也被刷屏的新闻报道震惊。
之前的照片只有鹰眼一个公众号在发,所以知道的人有限,大家也只当一乐,可现在各路媒体蜂拥而至,齐刷刷报道了两具碎尸案。
照片,文字,群民热议,挡都挡不住。几分钟的时间,各种真相传遍网络,舆情彻底时空。
盛良策一张张浏览了照片:“这些照片不是我们的。”
许学真:“什么?”
盛良策:“这些照片不是警方的。我看过我们所有现场拍回来的照片,媒体发布的这些照片和我们的不一样。”
席荆:“你确定?”
盛良策笃定:“嗯。”
许学真陷入了迷糊,“什么意思?凶手这回不发照片给鹰眼了?”
蒋昔:“目前还不知道照片哪来的。我也正在和媒体取得联系。有几家的反馈是看到了网上才报道的,源头还在确定。”
奚琳琳难以理解:“如果是凶手他怎么会突然转换方式?换人报道?不满鹰眼吗?”
傅有:“不满为什么要等到现在,上一次就可以换一个媒体,而且这一次还是数家并发。很明显他的目的和过去两次不一样。”
盛良策:“会不会不是凶手干的?”
傅有:“不是凶手又会是谁有照片?”
是不按套路出牌,还是另有其人?
旧案部的人都给不出准确的答案。
席荆入刑警队以来,从没有遇到过这样让他一点头绪都摸不着的案子。
从头到尾就一个感觉,被人耍。
第154章 卖火柴的小女孩16
蒋昔费了半天的时间才锁定了最初发布新闻的两家媒体。
席荆听到结果, 不可置信道:“所以是有人发给他们的照片?”
蒋昔点头:“没错。”
傅有:“是通过什么方式?也是邮寄?”
蒋昔:“这回不是,是通过邮箱。我查看了他们的邮箱收信记录,是同一个时间点收到的, 也就是说发信人是定时发送。”
傅有面色不佳:“换方式了。”
盛良策不解:“换方式有什么问题?”
傅有:“一般来说凶手的犯罪行为都应该是统一的,犯罪手法会精进,但总体都是有迹可循,特别是连环杀人案, 但这个案子。”
盛良策:“这个案子怎么了?”
席荆严肃地说:“这个案子已经乱了套了。每当我们以为找到了他的作案动机,他就打破了我们的认知。就像这一次, 之前他都是快递, 可这次却选择了发邮件,完全摸不清他的动机是什么。”
盛良策:“不是为了扩大影响力?”
傅有:“如果为了影响力, 它最开始就不会选择鹰眼这个小公众号。”
席荆:“现在的问题就是凶手改变了他的策略,不明白他想要干什么。”
奚琳琳:“想干什么?我看他就是一个疯子。”
席荆笑着点了点头, 但又无奈道:“不过你也得承认这是一个聪明的疯子。”
所有的猜测都因为这个疯子变化的举动而变得扑朔迷离。
许学真:“有没有办法追踪发邮件的信箱?”
蒋昔摇头:“追踪不到,这个邮箱注册地海外邮箱, 发邮件的ip地址也是海外,而且是个新的,仅对外发过这两封邮件,估计之后也不会用了。”
季时余:“这就更奇怪了,海外的邮箱发来的邮件,两家媒体之前也没和他有过联系,怎么会这么轻易就相信这个人并发布了新闻呢?”
蒋昔长呼一口气:“这就不得不说凶手的高明之处。”
许学真:“这里面有故事?”
蒋昔:“凶手选的这两家媒体一直都是竞争对手的关系。这些年为了各种头条新闻打得不可开交。”
席荆:“这两家叫什么?”
蒋昔:“一家叫腾轩, 另一家叫喆远, 都是国内知名且影响力大的新闻媒体。”
席荆听后脸色一暗:“看来还真是精挑细选。”
盛良策:“这两家有什么特别之处?”
席荆:“这两家是私企, 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的审核不如一些正经官方媒体严谨。另外这两家新闻本身就以爆炸性的标题和夸张的内容出名。所以他们获得这样的新闻,又得知对家也有, 肯定会想要抢先一步发布。”
许学真看向席荆:“你似乎对这些媒体特别了解。”
席荆:“大概是跟我的生活习惯有关,从小就喜欢看新闻,对这些媒体风格都有一定的了解。像腾轩和喆远这两家,虽然名气大,影响力不俗,但是公信力不强,受到过不少人的质疑。尤其是过去几年,他们为了夺眼球发表过缺少事实依据的新闻,引发了舆论争议。”
说白了很多媒体为了曝光度已经忘记了作为新闻人的初心,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,加速了这种不良风气。有时说多了,心都是悲哀的。
季时余想了想:“听你这么说说,我倒是能理解凶手选择他们的原因。这种带着血腥味的照片,正是他们的新闻风格。凶手这是投其所好。”
席荆:“是,可以说他很好的利用了这两家媒体的心理,达成了他的目的。”
盛良策若有所思地说:“这么说凶手也很了解这两家媒体。”
傅有冷静分析道:“这倒是不奇怪。凶手既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,就代表他事先对这两家媒体有过调查。”
蒋昔:“他的调查可不是一星半点。这家伙发的邮箱并不是对外开放的公共邮箱,而是主编的私人邮箱。”
席荆诧异:“连主编的私人邮箱都能搞到手,这人有点东西。”
蒋昔:“是。我去问过了当事人,他们也表示私人邮箱不是秘密,但是通常来往的都是熟悉的,有过合作的线人之类的,一般是不会轻易告诉别人这个邮箱。”
许学真:“这么说来,不是陌生人,对方也可能是两家媒体合作过的人。”
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