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……
艾伦听到这话,这回是真的笑了,这老家伙真上道,果然是本地人,活络……胆子大,一点就透。
主动举起酒杯,邀请比尔·海登又碰了一下杯,艾伦才开口道:“都是顺手而为,你既然了解影视剧这里面的操作,想必你也认识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吧?过几天你可以让他们过来帮帮我,我现在差点人手,到时候这就算我们两个人的项目。”
“!!!”
比尔·海登眉头一挑,这位阁下反应好快,他刚把好处送上去,人家转头就把好处丢给他一份,就这个魄力,大大的区别于比尔·海登以往对大英本土贵族的认知。
这群贵族老爷什么时候这么大气了?
还是仅仅是这位大气?
比尔·海登还是更愿意相信后者,这位阁下手段很好啊,这钱让他送的极为开心!
什么叫两个人的项目,这就是让他送完钱,再编个名目送几个人过来,和这位阁下一起分润这笔费用啊。
但具体是多少钱,这位阁下却没说,这是……
这是等自己主动开价呢!
人家都邀请你一起分钱了,你开的少,你分的就少,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!
这一手相当高明,用别人的钱反手就拉拢别人,还不会让人反感,甚至会让别人主动拿出更多的钱。
啧啧……
……
“好的,那就这么说定了,我正好有认识的影视剧方面的团队,过几天我就让他们过来。”
比尔·海登笑眯眯的叉了块肉,今天的这一餐吃的格外舒适。
自从他出任新的澳洲总督后,以前的有些人,甚至因为他身上有了爵位,已经开始慢慢疏远他了。
他现在不像是艾伦想象的那样,因为本地人的身份,在澳洲就任总督,就过得如何自在。
比尔·海登现在阶级和身份都不一样了!
最低的爵士,那也是爵士,和以往普通的政客,绝对不是同一种身份了!
他现在很需要艾伦给他站站台,撑撑腰,摆出一副自己在本土很有关系,混的很开,有本土贵族上议院的老爷支持的架势。
这能更有利于他在位这几年更好的开展工作。
总督嘛。
不是让他带来澳洲怎么发展,怎么致富的。
总督是监管地方的!
除了监管,就是自己发展势力,甚至挑拨一下各处的关系,顺便再捞点钱。
几年之内,干的好了以后有可能再升,干不好了,任期结束也就可以原地退休了。
而他比尔·海登,要是有前途,他身上的爵位远远不会只是一个地方爵位这么低等的东西。
这就摆明了告诉他,他以后没前途了,这就是他最后一站了。
既然有了这样的认知,那他这几年任期的工作重心,就得多为自己想想了。
怎么样增加家族实力,怎么样才能多捞钱?
甚至退休后还能不能去哪混一混。
而现在,有了这位大英本土的大贵族帮助,这里面很多事情就好操作了。
……
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,比尔·海登来的时候,艾伦没接他,但临走时,艾伦主动把他送到门口。
出了门,嗅了嗅夜晚的海风,艾伦像是不经意的道:“比尔,最近有空关注一下悉尼的索尼分公司,我希望你给他们点压力,我和他们有一些合作需要侧面压一压他们。”
“哦?不知阁下需要给他们什么样程度的压力?”
压一压,比尔·海登还是能听懂这里面的意思的,但是压到什么程度,这就要问清楚了。
艾伦看着远处的海岸道:“随便找个理由,仓库查扣封闭,晾他们几天看看,不急就继续扣。”
明明可以在其他地方找他们麻烦,但艾伦却选在澳洲这种,不上不下的地方,他不是为了结仇,就是为了告诉索尼的人,大英的市场,进来容易,但想保持住,可就不容易了。
随着生意上遇阻,相信索尼的人就能很好地领会到伯爵阁下有些生气了,对他们磨磨唧唧的行为不满。
比尔·海登想了想,明白了艾伦的意思,临上车前,从衣服内侧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双手递给艾伦道:“阁下,你来的时候我没有迎接您,为了给您补偿,我准备在悉尼给你举办一场欢迎宴会,到时候我会邀请一些堪培拉和悉尼的各界宾客,您看怎么样?”
第233章 达尔文市
接过请柬一看,时间还早,艾伦笑着点头应下了,这都是计划好的,没想到这老家伙一直忍住到临走才提出来。
装的很像啊,大家都喜欢把重要的事儿留到不经意间提起。
……
看着已经远去的车辆,老卡尔看了看盯着远处沉默不语的艾伦道:“少爷,那咱们是等过几天再去北领地考察,还是近期就过去?”
稍微想了想,自己这次出来,既要躲躲风头、度度假,还要顺便看一下北领地的钢铁厂和其他的附属产业,赶早不赶晚,既然在这边已经待了一段时间了,不如先去那边看看。
想到此处艾伦点头道:“你安排吧,咱们这几天就过去,好好在那边逛逛看看,到时候忙完直接从那边飞去悉尼。”
“好的,我明白了少爷。”
老卡尔笑了笑微微鞠了个躬,胖胖的啤酒肚看起来很有意思。
……
没有拉窗帘,卧室的一侧是全景落地大窗,外面就是海崖和大海,艾伦搂着妮可,被阳光照醒。
这种被阳光透过玻璃窗,照在身上,温度慢慢上升自然醒的感觉,非常舒服。
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,看着窗外的海面,这种睁开眼就能看见广阔大海的感觉,非常神奇,大早上的就给人一种想要飞翔的感觉,就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。
……
飞机临降落之前,艾伦好奇的看着远处的港口已经可以看见了,港口旁有一小片区域,有一堆花花绿绿的小船,距离有些远,具体的什么船型也看不太清楚,就感觉这些船像是破烂组合成的,很像以前看的那些海外视频里,那些难民用破烂瓶子攒成的垃圾船。
第一次来北澳数得上的“大城市”达尔文。
说起这个城市,习惯了待在威尔士的艾伦,也说不上看不看得起他们。
整个城市也就十万左右的人口,一大半还都是移民,就这已经算整个北领地最大,整个澳洲北部数得上号的大城市了。
但这种城市,总共就只有一所公立大学,其他的基建设施也相对落后。
至于什么古建筑,根本就没有。
整个达尔文市二战时期都快被炸烂了,后来好不容易重建起来,前些年又被飓风肆虐毁了一遍,现在的达尔文市,都不知道是重建第几次的了。
就突出一个,“我们的城市非常年轻,经常重建。”
本来经济就不发达,人口也不多,再加上经常暴风肆虐,还要把有限的资金拿来重建城市,再加上这里以前也算是流放囚犯的老地方之一,外加生活的有很多土著人,这就给当地经济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。
反正总结一下,说他们穷吧,也要看和谁比。
但比起威尔士,那达尔文市真算得上是非常非常穷了。
整个城市现在为了减少在暴风肆虐时带来的损失,所有的建筑都不高,建的再高,一个暴风过来,啥都没有了。
还不如都建成低矮的建筑,还能存在的时间久一点。
而艾伦的钢铁厂,肯定不能在这么危险的城市修建。
老卡尔挑的地方是距离达尔文市还有还有一段距离,比较靠内陆一点的卫星城市。
这个小城好像是近些年才开始新建的,人少,建筑少,环境一般,但胜在安全有保证,又离达尔文市比较近,公路也能正常使用,在这里建厂,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运往达尔文市的港口,就能运往世界各地,特别是往亚洲运输,更方便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