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像上一首《囍》,要不是不太合适,他也不想放弃。这种充满话题度的歌曲,对于节目的宣传和热度能产生很大的效果。他愈发觉得路安之是个宝藏,以后再办其他节目,不知道能不能邀请路安之登台。
他自己觉得有点悬。那路安之年纪轻轻的,不知道哪样的脾性,那么淡泊。上什么节目,根本不是那家伙所求。就算是来《歌手启航》,怕也是宋晓琴的要求,路安之跟着来玩玩。
等等……
韩广元脑子里灵光一闪,忽然想到了什么:
邀请不了路安之,可以试试邀请宋晓琴啊!
到时候试试吧!
“BJ烤鸭麻婆豆腐,蒜泥白肉担担面酸辣粉,还有那炸酱面,兰州拉面鄱阳湖闸蟹,海南文昌鸡烤乳猪东坡肉,再上拔丝土豆……”
宋晓琴在舞台上唱得好像报菜名。观众们听得一愣一愣的,感觉又被被动地带进了这个舞台大魔王的节奏里,被牵着鼻子走。
“云吞面、麻辣烫、羊肉串、蟹壳黄……”
宋晓琴继续抱着菜名,台下有不少人咽了咽口水。节目组安排的搞气氛的人本想跟着这首《千年食谱颂》欢快的旋律带带节奏,都感觉有些带不动了。
“嗷!烧卖糯米鸡。嗷!爆筋牛肉丸。炸油糕酱排骨黄金扬州炒饭,你不吃是不吃你不吃也得吃,就放弃抵抗吧一起吃……”
电视机前,古瑞庸听着宋晓琴的演唱,忍不住怒视温章平道:“妈的这是什么事啊!你家里啥时候没吃的不行,偏偏这时候没吃的?!还有这节目组也是,早点不安排宋晓琴唱歌,偏偏等到这种时候让她唱,诚心的是吧?!”
他倒是想要放下抵抗一起吃,问题也得有的吃啊!
温章平道:“你瞎迁怒什么!人都是抽签抽的。再说我家里没吃的,你就不能自带点吗?成天蹭吃蹭喝的,你也好意思!”
他说着忽然想起什么来,跑到厨房去打开冰箱,拿了两个馒头出来,丢给古瑞庸道:“给,忘了还有这个。啃吧。”
古瑞庸把馒头丢给温章平:“滚!冻得跟砖头似的,要吃你吃!”
“嗷!凉糕热干面。嗷!猪肉炖粉条。回锅肉炖酸菜还有兰州烧饼,让我们一起吃全世界都得吃,就不要挣扎了趁热吃……”
后台的休息室里,一个个歌手们看着台上宋晓琴的演唱,肚子“咕噜噜”地叫唤。他们为保证状态,并没有敢吃什么东西,这时自然更饿。听着宋晓琴的演唱,他们都确定了,宋晓琴唱的这首歌,估计在排名上不会有太大的威胁,但是伤害确实是实打实地造成了。
一曲结束,主持人采访宋晓琴的时候,都似乎有些有气无力的。之前有工作人员让她吃点东西垫吧垫吧,她还很敬业地说不用,说什么节目演出期间吃东西会影响状态,还是等节目结束之后再说。
现在主持人却分外后悔。那么美味的东西摆在自己面前,自己怎么就忍心拒绝呢?
有好多人都决定了,等节目结束之后,一定要去好好吃个夜宵。
而他们深怀怨念,给宋晓琴打分的时候,也有些怨气,最终的分数并不高。但好在没有排在倒数第一。
不过宋晓琴对比分并不在意,下台回到休息室以后,高兴而放松地往沙发上一倒,说:“圆满收工!”
路安之笑道:“恭喜!”
宋晓琴皱皱鼻子,道:“嗯哼!”
路安之道:“这下你过年回家,就是大名人了。”
宋晓琴:“……”
宋晓琴虽然已经杀青,但这一期的《歌手启航》还没有结束。
最后票数最高、成功赢得总冠军的,竟然是钟宇。这场节目这家伙发挥完美,而从第一场节目开始,他就发挥得一直不错。综合成绩算下来,也是第一。他拿到总冠军,可以说是实至名归。
拿到了总冠军,钟宇在台上自然也发表获奖感言。他述说着自己一路的风雨、讲述着心路历程,又道:“能够走到今天,我最最最要感谢的,是路安之老师。是他给了我新生,在我走不下去的时候,为我量身打造了《牧马城市》,把这首歌借给我唱。没有他,我就无法从阴影和艰难中走出,没有他,我估计已经回到了北三省,重新在毫无希望的人生里蹉跎。路老师,万分感谢!”
他说着在电视屏幕的镜头前深深地鞠了一躬。电视屏幕适时地给到了路安之。路安之不由挠了挠头,觉得怪尴尬的。
幸好镜头很快就切换走了。
在总冠军发表完获奖感言以后,主持人就赶紧接过了话头,避免已经看到比赛结局的观众们以为节目已经结束。
不过这节目最后还有袁怡登台演出的情况已经预告出来,大多数观众,都是知道的。
在这个综艺的收尾阶段,袁怡最后的歌,也是这节目的一大看点。
主持人报幕之后,袁怡盛装登场。
电视节目的左下角,打出了袁怡演唱新曲的名字。
第259章 递进的情感和综艺结束
《九儿》
演唱:袁怡
作词:路安之
作曲:路安之
编曲:路安之
字幕打出来的时候,电视机前有不少观众惊叹道:“又是路安之!这节目干脆叫《路安之的歌》算了!这家伙写了多少歌啊!”
如果是寻常创作人,观众们不会如此关注。但路安之这个创作人,在这个节目上却有些出名了。周博一遍又一遍地吹捧,左一个路老师,右一个路老师,说起了没个完。而且钟宇在刚刚还感谢了路安之,因此这三个字才会这么引人关注。
而当《九儿》的前奏响起,观众们都是一讶。
这首歌,路安之采用的是谭大魔王版本的,上来就是一段唢呐,仿佛将人拉到了大西北的荒凉土地上,给人一种荒凉凄然之感。
“身边的那片田野啊,手边的枣花香,高粱熟来红满天,九儿我送你去远方。”
袁怡把话筒举在嘴边,最初的演唱仿佛轻吟,浓烈的感情潜伏在温柔的歌声里,足以让人沉浸。
“这歌好听。”
海都的严顺安家里,严顺安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,王萍说了一句。之前两首歌她是听不惯的,这首歌却一听就有感觉了。
林顾家里,林顾和林书华也在听着袁怡的歌。
袁怡把这段歌词唱了第二遍,那声音的感情比第一段仿佛外显了一些。
林顾仔细咀嚼着歌词,道:“这歌里有故事啊。”
林书华点了点头,道:“是啊,好像蕴含着某个故事,而且还是悲剧。不知道路安之会不会写出来?”
首都央台电视台的休息室里,路安之并不知道有人已经从几句歌词里揣摩出了这首歌是有故事的。不过《红高粱》这个故事,他是不会写到底。
这本书颇有争议,路安之自己也有些不太喜欢。现在他已实现了财富自由,又没心思得什么文学奖,自然没必要碰一本不太喜欢的小说。
“啊~~啊~~”
电视机里袁怡轻声吟唱,歌里的感情随之递进,陡然间激昂起来。伴奏也跟着激烈。
袁怡一遍又一遍地唱着重复的歌词,但相同的歌词,却能让人听出不同的、在前进、在延伸的故事,当唢呐的声音再次响起,激昂得直冲天灵盖,观众席上的观众情绪彻底被点燃,在节目的最后一刻,达到了顶点。
监视器后面,导演韩广元满意地点了点头,喃喃自语道:“这安之还真是喜欢用唢呐啊!”这首《九儿》是,之前那首被PASS了的《囍》也是。而且对唢呐的运营,还这么好,这么有味道。现在没有哪个作曲的,能把唢呐运用得像他这样了吧?
“身边的那片田野啊,手边的枣花香,高粱熟来红满天,九儿我送你去远方,高粱熟来红满天,九儿我送你去远方……”
最后袁怡高昂激烈的歌声,与唢呐的声音同步而起。坐在电视机前的温章平“嘶”地倒吸了一口凉气:“这俩人,真是一个敢写,一个敢唱啊!”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