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这是同事搅局型的。
好嘛,一个字没写。
“不是。”沈问津扯了一把头发,“那你提前跟我说声,我稍微整下发型换套衣服啊。”
“什么?”沈问津一愣,随即很快反应过来,齐客是在问高三那年的国庆。
[老板拍照技术有点牛]
数量还不少。
底下的评论涨得很快,画风兵分五路——
“不是。”沈问津说,“死了。”
“高三。”小男生一五一十地回答。
回忆收拢,沈问津抓着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照片,一边懒洋洋地说:
沈问津捂着脑袋回头瞪他:“要不你来social?”
或许是因为他们认识太久但直到最近关系才有所缓和,也或许是因为俩人间是上下级的关系。
“齐客!”沈问津咬着牙,“你咋突然这么多话?不说话会死?!”
那年国庆,他跨省去参加培训,结果还被老师放鸽子,两天的假期完完全全折在了里头,十六张试卷只写了两张。
彼时,周景汀恰好换位置换到了他的斜前方。但偏生这人也不知道这两天干了啥,十六张卷子愣是一张没写,正逮着别人的卷子照猫画虎,笔在纸上滑得快擦出了火星。
[看看摄影师]
确实挺好。
沈问津以为齐客在安慰人,而当他拿到成片的时候,发现——
沈问津和齐客当时正处于一天只说一句半的阶段。
同时飞来的还有他的一句话。
沈问津满意了,把和人社交的活大包大揽地扛了下来。他扯着齐客上前几步,问:“咋放假了还穿校服呢?”
齐客的眼神从灯火的缝隙里舍下来,轻飘飘应了一声“嗯”。
照片的构图很舒服,里头的青年高高瘦瘦,从侧边打过来的光显得他的脸棱角分明了许多。不那么刻意的造型反倒给图片上的人增添了几分亲和力,灯火下的眼眸湾着笑,端的一副开朗明媚的姿态。
“齐哥津哥!”一个穿着一中校服的高中男生从铺子后边钻出来,挥着手朝这边走,问了一个很有灵性的问题:
小男生欢天喜地地举着文曲星走了。沈问津看着他那兴高采烈的背影有些唏嘘。
沈问津:……
沈问津闭了闭眼,想着偶尔打破一下僵局,把一句半变成两句半也不是不行。
就在自己正准备开口求人的时候,齐客的一叠卷子已经放上他的桌面了。
这是遗憾型的。
回得牛头不对马嘴,令沈问津以为自己在玩答非所问。
齐客做了个在嘴上拉拉链的动作。
他坐在沙发上撑着脑袋,单手编辑了半天,终于敲出一行发自肺腑的字:
齐客:晚安。
“嗐,咱们曾经国庆就只放了两天。”他说,“现在说减负,上头管得严,假期得放足,都不许提前开学。”
这是……
沈问津没有追究人隐私的习惯,这个话题就这么抛下了,俩人继续去别处拍照。
这是问候齐客型的。
齐客:工作做完了,就早点睡。
“挑照片”这种事难不倒沈问津。他小公鸡点到谁我就选谁地飞速抽了五张人像四张风景照,而后对着文案犯了难。
“那你呢?你当时也一个字没写,是干嘛去了?”
沈问津把相机递给他,抬眼问:
于是他删删打打编辑了半天,最终还是化繁为简,回过去俩字——
沈问津:晚安。
齐客确实没睡。
煎熬着产出了两支cp视频后,他得到了超话里大批群众的认可。“洛阳co”这个小号也积累了一大波粉丝,不停有齐津批涌去他评论区和私信里催他更新。
他原想趁着放假前再产出第三支视频,可惜那阵子忙,产出的事也就拖到了现在。
其实剪这类视频本身并不费事,素材量少,素材也不琐碎,更不用考虑机位穿插和图像音频匹配的问题。
但是极其耗费情绪,以至于他剪一会儿就得歇一会儿,防止自己过于上头。
在剪完第三支视频并上传后,他再次提交了小主持人申请。
由于视频里展现出了高超的剪辑技术和缠绵悱恻的分析能力,这回名人堂没再提别的要求,很痛快地通过了他的请求。
审核通过的微博和沈问津发来的截图在同一时间响起了消息提示音,两者都极具冲击性,看得他再次冲了个凉冷静冷静。
冷静下来后,新的问题产生了——
小主持人申请都没那么费劲……
想成为大主持人的话,该怎么往上爬?
第77章 小新
国庆的第三天,沈问津剪了一个下午的视频,回过神来时,天已经黑了。
这期视频的主题是介绍在松下客工作的一天,相当于一期vlog。
松下客每周都要开选题会,大家一块儿探讨选题。沈问津参与了上周的会议。
待他粗略介绍完自己的想法后,费列莱先发制人。
“这有啥看点?”这小卷毛转着笔说,“咱们这一天的拍拍视频剪剪视频,枯燥无聊,有啥好看的?”
向之倒是挺看好这个选题:“之前不是有好多观众留言说想看拍摄花絮,说明对咱们的幕后生活挺感兴趣。这期vlog不就是挺好的一次幕后生活记录么?”
“准备安排啥可以整节目效果的环节?”木子隔着桌子问沈问津。
“倒也不一定要节目效果……”向之替沈问津回答了,“就记录最真实的一面,观众会爱看。”
“说实话,你们几个就是行走的节目效果。”沈问津没坐下,撑着桌子笑道,“我刚来那会儿,真的每天都会被你们笑到。我当时就想,怎么会有氛围这么友好的公司,所有人彼此互相关心互相照应,每天都有笑不完的笑料。我还和我朋友说,能在这种地方干活,贷款上班我都愿意。”
“真的?”费列莱眼睛瞪大了,一伸手说,“那你工资给我。”
沈问津一巴掌拍他手上:“你怎么这么煞风景。”比如木子来的第二天因为水土不服而发了高烧,烧退后想跑去老板办公室提辞职。但他生病的那段日子里公司新来了一个小姑娘,他在迈进办公室前听见小姑娘乖乖巧巧叫了他一声“木哥”,直接原路返回,发誓公司在人在,公司亡人亡。
齐客顿了顿,说:“不远。这家好吃。”
“他做到哪儿了?”提到工作,沈问津来了精神。
“后天要发的视频剪完了。”齐客道。
等面凉的工夫,沈问津抱着胳膊没事干。见齐客正飞速往手机上打字,他遂寒暄了一声。
“吃啥?”沈问津继续问。
“确实。”向之表示赞同,忽地想起什么似的,“诶”了一下,“齐哥,你还记得小新刚来的时候有多瘦不?”
沈问津“噢”了一声,仍旧不怎么放心:“真没啥好改的?”
齐客沉默几息,忽问:“曾经剪过vlog?”
“我们于是想了个方法。”
“所以水平可以。”齐客很短促地笑了一下,“改不动。”
那边再一次陷入沉寂,三秒后,突然问:“你是不是很无聊?”
沈问津下意识“噢”了一下,片刻后回过味来:“你怎么在这家?跑这么远?”
“……牛肉面。”
“没。”齐客说,“小新跟我汇报进度。”
齐客的声音在静谧之处响起来,经过电流的处理显得更低沉了些。
齐客给手机锁了屏,抬起眼,撞上了沈问津的视线。
“加番茄了么?”
“你现在在干什么呢?”他问。
面凉了一些,沈问津捞了一筷子起来,边吸溜边含糊地问:“怎么样?”
“小新啊……”向之一如既往地笑呵呵,“小新刚来的时候胆子可小了,我们跟他说什么都是好好好。齐哥说这样下去不行啊,什么都好好好的话,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,最终灵感会被磨没的。” ', ' ')